辨证论治多汗症例析
2016-08-25
多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,中医学理论认为:生理状态下,卫气调节机体腠理开合,汗液排泄,卫气虚,调节失常,气虚失固则汗出异常。益气固表是临床治疗多汗证的常用治法,但多有不效者。 下面择多汗证治验二则,从临床实际出发,对多汗证的病机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,以突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灵活性,进一步体现中医学同病异治的特色和优势。 杜某某,男,2000年10月6日初诊。自汗日久,加重伴头汗多3个月。现动则周身大汗,头汗尤甚,无明显乏力,纳、眠可,二便调。舌红苔薄白,脉数弱。此表虚自汗。治以益气固表止汗。处方:黄芪25g,五味子9g,当归9g,炒白芍9g,柴胡6g,,煅牡蛎12g,砂仁9g,甘草3g。水煎服3剂。2000年10月10日二诊,药后汗出明显减轻,唯动则汗出,量亦减少,偶咳少量白痰。舌红苔薄白,脉沉弱。上方加桔梗6g,炒枳壳6g。水煎服3剂。2000年10月13日三诊,药后汗出异常基本不止,唯活动后稍伴汗出,大便质不稀,但日行2~ 3次,空腹时胃脘隐痛。余无不适。舌红苔薄白,脉沉弱。拟上方意,处方如下:黄芪25g,人参10g,五味9g,炒白术9g,陈皮6g,香附9g,砂仁9g,佛手6g,甘草3g。水煎服3剂。药后汗出正常,诸症愈。按:(素问 阴阳别论 阳加于阴谓之汗)之说,强调指出:阳加于阴谓之汗,即汗的正常排泄是人体阴阳合和的结果,明确了汗虽为阴液实为阳气所化之理。因此,对于多汗证的认识,不能仅着眼于气虚不固,应考虑到气津的关系,更应考虑到在多汗出的病变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继发病机。气虚不固则汗出,但气分阴阳,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,气虚不固汗出,此不固实际是气中之阴的属性,即气的固摄作用不足,是气中之阴虚不固不敛。况且津液为气的载体,多汗出既耗气又伤津,既损阳又伤阴,从而使气津俱伤,而津血同源,气血同源,在气津有伤的病变过程中,又有伤血之趋势。
因此,治疗多汗证必须以治气为主,兼顾血津,疗效才能显著。本方一诊以黄芪益气固表,头汗出明显,故配柴胡升举阳气,两者配伍以达在上之气虚,需气虚宜掣引之(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)之意,以补在上阳位不足之气,五味子、炒白芍既敛阴和血,以补充阴液之不足,又能防柴胡之升散太过,当归和血补血以助汗源,砂仁芳香醒脾,以调中州,培补气血生化之源,煅牡蛎收敛固涩以治标如,甘草调和诸药,二诊由于有痰湿之象,故加桔梗、炒枳壳,一升一降,升降相因,调中州气机之枢纽,以利于气行痰消,三诊多汗证治已收效,故去柴胡之散,患者胃脘隐痛有滞之象,去煅牡蛎之敛,加香附、陈皮、佛手,以加强行气理气之功,加人参、炒白术以健脾和胃,培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,以收治本之功。诸药合用, 气虚得补,气血得和,滞得通,汗得止。
闵某某,女,2000年5月16日初诊,腋下汗出日久,加重1周,情绪紧张时汗出,明显时有烧心口苦,泛酸,时胃胀痛。舌淡苔薄白,脉数弱。此肝郁气弱,治以舒肝益气。方选取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,药用当归9g,炒白芍9g,柴胡6g,陈皮9g,人参10g,炒白术9g,香附9g,佛手6g,黄芪25g,煅瓦楞12g,砂仁9g,甘草3g。水煎服,3剂。2000 年5月19日二诊:药后腋下汗出减,烧心,泛酸未作,仍时有胃胀痛牵及背胀,食后甚。舌淡苔薄白,脉数弱。上方加川朴6g,水煎服3剂。2000年5月23日三诊:药后汗出减,胃脘胀痛及背胀减轻,余无明显不适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弦弱。上方加广木香6g,五味子6g。水煎服3剂。药后诸症愈。按:本案患者以腋下汗出为主诉,且汗出色偏黄,属于局限性汗出,临床体会:局限性汗出多与内在相关脏腑功能失常反映于局部所致。腋下为脾之大络所布处,腋下汗出多,是脾气虚不固,结合病人发病以情绪变化为诱发因素及时有胃胀痛、口苦、烧心、泛酸等兼症分析,本案在脾虚的病机下又有木乘,以肝郁脾虚为主,兼有肝胃不和之象,诊断为肝郁(脾胃)气弱。临床体会:虚则补之未必见功,实则泄之立即见效,本案汗出亦有气津之伤,故治以舒肝益气之法,处方以逍遥散减白术之燥、云苓之渗、薄荷之散再伤气津(血),以柴胡疏肝解郁,当归、炒白芍以养肝血,养肝体以助肝用,舒肝解郁,同时又防柴胡劫肝阴之弊,肝气得舒,解除了对脾胃的影响,木能疏土,则脾胃功能易复,以四君子汤加黄芪以加强健运脾气之功,同时黄芪还能益气固表止汗,香附疏理气血,陈皮和胃,佛手、煅瓦楞均为肝胃不和而伍,二诊加厚朴以加强行气降浊之目的,三诊加广木香以疏理三焦气机,五味子敛肝,以防再伤脾胃。诸药合用,以达舒肝郁健脾胃止汗之治疗效果。